空间在轨操作机器人

点击数:1102
分享到:

02/08

2025

苏州三垣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空间在轨操作机器人

01-公司简介

公司成立于2022年6月,专注于空间在轨操作技术研制与产业化。公司由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技术成果转化,核心团队来自西北工业大学、清华大学、航天科技、航天科工等核心承研单位,公司致力于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空间在轨服务解决方案。公司在轨操作机器人主要面向三大场景:

◆ 空间碎片清理

我国目前正在组建星网、垣信两大万颗卫星级别的巨型星座。巨型星座发射和运营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故障,危害正常卫星和空间站的运行安全。随着人类开发太空,太空碎片数量指数级增长,厘米级以上的碎片已有100万个,通过在轨操作机器人清理障碍物成为燃眉之急。此外,在轨操作机器人还可以在太空进行常态化部署,用于特殊情况应急使用。

◆ 在轨延寿

高价值航天器由于携带燃料的限制,在轨设计寿命10-15年左右,而其工作器件寿命可达20年以上。大量高价值航天器由于缺少燃料而离轨报废,非常可惜。通过在轨操作机器人可为多个航天器加注燃料或延寿,极大增加高价值航天器的使用价值,市场需求非常迫切。

◆ 在轨维修

在轨维修将颠覆航天器设计原则,不可维修性不再是铁律,航天器设计思路迎来重大变化,这将降低航天器冗余设计,同时极大扩展太空维修市场空间。实现类似于汽车4S店的航天器后市场服务(保险、保养、维修等)。

公司入选2023年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同时完成2024年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并已入选“太仓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和“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

02-项目简介

项目属于航天研究的前沿阵地和科技制高点,包括美国、日本、欧洲在内的航天大国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发。我国以航天五院、西北工业大学等为代表的航天院所进行了大量技术攻关。航天器在轨服务意义重大、市场亟需,但国内商业化航天器在轨服务领域仍是空白。本项目由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技术成果转化,核心团队来自于体制内原班人马,由西北工业大学、清华大学、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等高校教授、博士、高级工程师、技术专家组成,团队在空间在轨服务领域均有10-20年的研发及工程经验。

项目致力于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空间在轨服务解决方案,项目拥有包括轨道控制、环境建模、目标感知、目标捕获等在内的全套技术。项目产品作为国内首个商业化产品,成本缩小至体制内不到十分之一,各项性能指标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项目实现商业化应用后,将提高人类开发利用太空的效率和秩序,标志着我国抢占“载人航天”、“嫦娥探月”后又一航天工程制高点。

03-项目优势

(1)团队优势公司基于体制内原班人马组建,其中总体设计团队来自航天五院,算法团队来自西工大,工程化团队来自航天科工,核心人员研发经验均长达十到二十年。

(2)技术优势在轨服务完整的任务需经历从地面发射、轨道抵近、目标捕获到离轨,该过程涵盖轨道理论、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硬件加固等领域,综合性强,复杂度高。且产品需要适应太空极端光照、极端温差、高速运动与高速自旋等恶劣场景要求,技术难度高。

(3)成本优势团队基于长期项目经验,在工业级零部件基础上加固,避免宇航级零部件的过度冗余设计和指标。此外,工业级零部件销量远高于宇航级零部件,人力成本等开支分摊得更为充分,从而成本大为降低。

(4)股东优势公司大股东为航天测运控龙头企业航天驭星,大股东给予本公司平台背书、资金支持、人才共享、供应链及客户共享等重要扶持。

04-发展趋势

公司已经在苏州落地,已完成基础骨干的架构搭建,同时建立了完整的测试装配场地。公司历史上完成了两轮融资,投资机构既包括专业投资航天的市场化机构,也包括苏州、深圳等国有投资机构。融资金额近亿元,公司已积累了初期发展的充沛资金。为了继续推进各种场景的在轨验证,公司即将开启亿元规模A轮融资。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五街7号昊海大厦416室
  • 传 真:
  • 咨询电话:15210542478

长风联盟订阅号

版权所有:北京长风信息技术产业联盟 京ICP备12023076 网站建设:十度创想

信息反馈

*姓       名:
*单       位:
*职       务:
*邮       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