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加速演进,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端侧大模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助力国产大模型融入千行百业,国内人工智能产业实现跃迁式发展,8月30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创新服务中心主办,北京长风信息技术产业联盟承办的“从虚向实 国产大模型的下一站”主题沙龙活动圆满完成。本次活动邀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吴文峻、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朱岩、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3位专家和本期展览3家行业企业代表,共同围绕AI大模型技术场景与商业应用落地等话题,通过“主旨演讲+圆桌讨论”的方式,从技术、标准、应用、安全等多维视角进行分享。来自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代表共计约60余人线下参会,活动通过科协频道、长风联盟视频号进行同期直播,吸引30000余人在线观看。
主题演讲环节,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吴文峻教授围绕《人工智能标准化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分享。他表示,基础模型在科学领域应用广阔,将基础模型扩展为“智能体Agent”,可支持各个科学领域的智能应用研发。随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敖翔围绕《大小模型协同训练初探》的研究进行分享,从知识蒸馏和意见咨询两个角度介绍了大模型指导小模型算法优化上的新思路,为参会企业技术探索提供新指引。
圆桌对话环节,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朱岩教授、北京捷通华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经理唐雄飞、北京中科汇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游世学、北京人大金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金学东,同吴文峻与敖翔就北京在大模型领域的发展情况、大模型的规模化应用场景和对产业的影响,以及大模型孵化和应用落地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等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和研讨。
本次活动作为科创中国·北京创新荟科技成果展示系列活动第二期的第三场活动,旨在为业界搭建起一个开放、包容、高效的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信息共享、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未来,长风联盟将紧跟市科协等组织机构步伐,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优势,为产业链上下游融合创新、互动交流组智囊、赋产业,共同推动首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强势发展。